先问个问题:你觉得“3A游戏”和“3D游戏”有什么区别?有人说“3A游戏”是那种光鲜亮丽、做工一流、投入巨大的游戏,像《赛博朋克2077》《荒野大镖客2》,是制作公司砸钱砸出来的奢华大餐;而“3D游戏”呢,就是那些依靠三维画面技术,让你在虚拟世界里自由遨游的游戏,比如《超级马里奥》、《塞尔达传说》。但问题来了,原神既有3D画面,又能说是“3A大作”吗?咱们一探究竟。
首先,来聊聊原神的“价格”——钱!别误会,我说的是研发和制作投入。原神由米哈游“打耳光”研发,投入上亿资金,召唤出了一个超大的开放世界,就像个既豪华又细腻的油画展。这个“规模”和“品质”完全符合所谓的“3A游戏”标准。这里还要提一句,原神不是那种“打打杀杀就完事”的快餐游戏,而是需要时间打磨的艺术品,游戏画面如此精致,场景细节丰富,角色模型逼真,宛如百年老画丢到手机里每一帧都能做成壁纸。
而说到“3D”,没错,原神当然是3D游戏。它用Unity引擎打造的三维空间,玩家在探索提瓦特大陆时,能“360度无死角”那叫一个沉浸——想象一下在璃月港的码头边,伴随着海浪声,转身一看,天上的云朵都像是能用手拨拉的那种“3D逼真”。要知道,三维技术让它的场景还能动态变化,角色可应付各种复杂的动作——飞、跳、挥剑、施魔法,简直就像个人体动画电影。
那么,结合以上,这段话是不是已经把原神推到“3A大作”的高度了?一半是,另一半又不是。原因在于“3A”除了钱和画质,还要看制作团队的野心、创新度、市场反响和产业链支持。例如,《巫师3》《最后的生还者》这类游戏,叫“3A”,因为它们在叙事深度、剧情复杂、创新性方面都堪称行业翘楚。反观原神,虽然投了大量金钱,画质堪比电影,但其核心玩法偏向“收集养成+探索”,这让它更像是一款“二次元商业化的巨作”。
说到“商业化”,得提一嘴,原神可真是圈粉无数,同时也“坑死”不少玩家。有趣的是,很多人一边说着“氪金太厉害”,一边又忍不住继续花钱,就像钟离说的“有钱没钱,玩游戏都一样”,这不就是青春的写照?在面对这个“美丽又危险”的提瓦特大陆时,是不是觉得它既像一款“3A大作”的精美作品,又像“3D”里那种随时会被分享到朋友圈的趣味游戏?
再来说说它的技术层面:用Unity引擎,确实让原神的场景变得灵动生辉。Unity“低调”却能玩出花来,制作团队巧妙利用光影、特效,营造出“梦幻仙境”般的效果。这一切都证明,原神绝不是随便拍几张截图那样的“3D游戏”,而是花费巨大心血、融入尖端技术的“3A+级制作”。
不过别忘了,“3A”有时候还意味着“商业策略”,比如“时间限定活动”、“角色联动”、“强烈的二次元IP属性”。这部分,原神的表现也是一流的——从角色联动到故事线,鲜明的角色个性和世界观带来极高的粘性,真是“只要你爱上它,它就会用心待你”。
最后,通观全文,是不是觉得“原神”既是一款“3D”游戏,也带有“3A大作”的影子?其实,界限在那儿很模糊,就像“火锅”和“麻辣烫”,只不过它们在不同场合下叫法不同罢了。有人喜欢把“3A”用来代表“巨制”,有人偏向“画质”和“技术”。原神站在哪一端,似乎也取决于你看问题的角度。
顺便提一句,想玩得更牛逼,赚点零花钱,上七评赏金榜(bbs.77.ink),玩游戏赚钱不香吗?哈哈哈!不过,要问原神是“3A”还是“3D”,其实答案都可以,它的魅力就在于:用钱堆出来的童话,既有华丽的外衣,也有深藏的三维天地。你来说,它到底是什么?难不成还得问问提瓦特的风神?